【人勤春来早 振兴正当时】深耕“C”才理念 打造“所愿”场景 让人才“活水”竞相奔涌
发布时间:2024-04-11       来源:沈阳发布

2023年,沈阳市新增院士5位、新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4人,成功举办了博士沈阳行、东北亚(沈阳)人才交流大会等活动,设置非公领域人才评审职称“专门通道”,既评“全优生”,也选“特长生”,3840名非公领域专技人才获得相应专业的高级职称;畅通技术与技能互评通道,开展工程系列高技能人才职称评审,沈飞、黎明、沈鼓企业160名高技能人才获得专业职称……一直以来,沈阳市人社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锚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深耕“C(Center)才”理念,让人才上C位、做主角、当主力,着力加强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人才工作迈出坚实步伐,沈阳已成为吸引人才的热土之一,“孔雀向北飞”良好态势正在形成。

坚持服务发展

构建有效的人才培养政策体

围绕20个产业链和10个重点产业集群链上企业实际需求,吸引天下英才来沈留沈,唱响“沈水之阳、我心向往”主旋律,跑出人才集聚“加速度”。去年,新聚集高层次人才1721人,吸引大学生来沈留沈16.1万人,其中博士1203人,同比增长88%,硕士2.2万人,同比增长69.2%,1118名高层次人才、企业技术骨干人才获得突出贡献奖励。探索建立“人才支撑指数”“产业集聚指数”“人才紧缺指数”,为人力资源精准开发培育和人力资源市场壮大建设提供依据。沈阳共有4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后419人,“兴沈英才计划”实施以来,沈阳市资助博士后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2项、专利68项、SCI等期刊论文139篇、实现就地成果转化项目产值超5300万元,技术应用成本节约5亿元。大力实施高级专家服务基层行动,引导专家资源向基层一线流动,支持县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放权松绑

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使用体系

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开展全要素、全方位、全周期、最周到、最贴心、最暖人的人才评价服务。沈阳市人社局将人才认定权限向企业大力倾斜,在原有220家自主认定企业的基础上扩大到304家。拆除新型农民评审职称“壁垒”,在稻米、蔬菜、畜牧、渔业和花卉等5条农业重点产业链,以“种田多、技术好、收益丰、帮带强”为标准,开展新型农民职称评审,547名“田秀才”“土专家”取得职称,让高素质职业农民挑上乡村振兴的“金扁担”。把职称评审“直通车”开进“家门”,采取企业自主审核、适当结合企业特点制定评审标准、邀请企业专家参加评委会、上门组织评审和适当提高通过率等措施为480名企业人才评定职称,其中,高级职称104人。13家用人单位自主为2825名“自己人”评定职称,其中,正高级职称394人、高级职称647人。首次发布“沈阳工匠薪酬指数”,释放从“多劳多得”向“技高者高得、技优者优得”转变的强烈信号。

创新优化服务

持续营造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

实施“舒心创业”品牌创建行动,持续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政+银”模式,建立沈阳创业的“四库全书”,即创业种子库、创业项目库、创业明星库、指导教师库,去年扶持创业带头人3378人,带动就业2.1万人。举办“院士专家见面交流会”。11位院士与我市重点企业进行精准对接,促进院士专家助力沈阳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莘莘学子、逐梦沈阳”专项行动,组织开展“万名学子沈阳行”“智汇兴沈”等系列招才引才活动,以精挑细选的“黄金岗”吸引各类人才来沈留沈。设立“双40沈阳人才工作站”,充分发挥驻沈40所高校与外市40所高校人才工作站引才聚才功能作用,沈阳尊才、爱才、用才、敬才的城市形象全方位深化。在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中,沈阳较2022年排名上升6位。

“2024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沈阳市人社局将继续深入落实‘兴沈英才计划’,全面深化‘C才’理念,打造‘如才所愿’的服务场景,”沈阳市人社局局长王志刚表示,重点在打造优质人资力上下功夫,以壮大优质人资力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形成更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流动顺差,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合作环境,建立人才畅通有序流动的大格局,把沈阳建成东北地区高质量人力资源配置中心和高素质人才交流集散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新篇章提供源源不断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撑!


沈报全媒体记者:韩冰 实习生 胡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