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新质生产力 助力人才上C位——沈阳市着力激活“人才引擎”
发布时间:2024-06-13       来源:沈阳发布

2023年,沈阳市人口净流入5.8万人,为全省扭转连续11年人口净流出贡献67.4%,成为社会对沈阳预期发生重大转变的有力注脚。

全市新增两院院士5人,占全省83.3%;新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4人,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沈留沈16.1万人,占全省40.1%。其中博士1203人,增幅达到88%;硕士2.2万人,增幅69.2%,均创历史新高。

沈阳市用好机关、事业单位的空岗空编资源,由原先各单位单独招聘,“化零为整”变为全市统一招聘,全年累计开展公开招聘19次,实际招聘8316个,放大求才效应。

沈阳经济企稳回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形成了人才与产业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一直以来,沈阳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以“兴沈英才计划”为牵引,深耕“C才”工作理念,推动人才上C位、做主角,当主力,以求贤若渴之心引才聚才,以夯基垒台之举育才强才,以筑巢引凤之策爱才留才,为推动沈阳振兴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全链条优化政策聚力吸纳英才

今年4月10日至11日,2024年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座谈会在沈阳召开,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精准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发挥人才引领驱动发展作用,以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支撑和培育新质生产力。

围绕落实会议精神,沈阳市紧紧围绕20个产业链和10个重点产业集群链上企业实际需求,以“攻坚新质生产力、助力人才上C位”为主题,全面优化升级人才政策措施,着力提升人才发展格局,以优质高效贴心服务助力重点产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招才引智,全力保障各类人才在沈阳安心、安身、安业,唱响“沈水之阳、我心向往”主旋律,跑出人才集聚“加速度”。

实施高精尖人才资助。对新引进、新当选的院士等A类人才,给予500万元科研经费、100万元奖励,“一事一议”解决首套购房。对新引进、新当选的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认定为B类人才的,给予260万元科研经费、100万元奖励、150万元首套购房补贴;认定为C类人才的,给予70万元科研经费、50万元奖励、100万元首套购房补贴。

实施人才贡献奖励。对在我市工作年薪30万元以上的高层次人才、科技型企业中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创新骨干人才,依据贡献程度分类分档给予奖励,最长奖励3年。

支持重点产业人才。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编制年度《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按目录引进的人才,分3年给予总计3万-30万元奖励。

支持青年后备人才。对博士、硕士、本科高校毕业生给予16万元、8万元、4万元的综合补贴;对进入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的博士后,给予每人每年10万元生活补贴,最长发放2年;对我市企业引进或出站留企工作的,给予20万元生活补贴。

在产业与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沈阳各层级人才大幅增长。去年以来,全市新认定人才2698人。目前,全市共认定各类人才13665人,其中 A类30人,B类438人,C类2508人,D类10689人。截至2023年底,全市专技人才共有113万人,占全省专技人才总量的28%。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1.13万人。全年新增技能人才11.7万人,增幅162%,其中:高技能人才4.2万人,增幅249%。目前,全市拥有技能人才93万人,占全省16.5%,其中,高技能人才28.5万人,占全省19.7%。成功举办了“博士沈阳行”“东北亚(沈阳)人才交流大会”等人才品牌活动,组建“驻沈高校就业联盟”、设立“双40沈阳人才工作站”,组织开展“筑梦沈水 青春无悔”“万名学子沈阳行”“智汇兴沈”等招聘活动,社会各界反响积极热烈。

全方位优化体制机制激发人才活力

“通过赋予链主企业高层次人才的自主认定权,非常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一方面用人主体能清晰且及时地掌握产业链上各类人才稀缺程度,另一方面也势必基于内部公平对结果负责,促使将最优化的政策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赋予相应人才。”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运营部负责人介绍说。

大力推行人才自主认定。向企业大力倾斜,让企业唱主角,构建“企业认可、市场评价、政府支持”的人才认定新模式,目前全市自主认定单位达到304家。下一步,沈阳拟将人才自主评价权由“下放”向“平移”延展,联合各行各业、专业领域规范认定标准,“是不是人才,企业说了算,行业拿标准”。

率先开展非公领域专技人才职称评审。评审涵盖城市规划、机械制造、安全工程、建筑施工、道路桥隧、环境保护等22个专业,突破资历、学历、身份、帽子等条件限制评价各级各类人才。目前共有3840名来自全市非公领域的专技人才获得相应专业的高级职称,有效破解了非公有制人员与体制内人员在职称晋升方面不均衡竞争的问题。

拆除新型农民评审职称“壁垒”。重新组建了“农业系列(新型职业农民)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在稻米、蔬菜、畜牧、渔业和花卉等5条农业重点产业链,开展新型农民职称评审,最终547名“田秀才”“土专家”取得职称,让高素质职业农民挑上乡村振兴的“金扁担”。

把职称评审“直通车”开到“家门口”。采取企业自主审核、适当结合企业特点制定评审标准、邀请企业专家参加评委会、上门组织评审和适当提高通过率等措施为480名企业人才评定职称,其中,高级职称104人。13家用人单位自主为2825名“自己人”评定职称,其中,正高级职称394人、高级职称647人。

开创技能人才评定职称全省先河。成立“工程系列高技能人才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突出业绩导向,突破学历、资历、奖项、论文限制,在政策制定、评价标准、报审评定和聘任上岗等方面向生产一线的技能人才倾斜。三年来,共有160名高技能人才获得机械、焊接、药学等专业职称。

全领域产才融合提升育才效力

产业是人才引进的“蓄水池”,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加速器”。聚焦“产才融合”,围绕沈阳产业体系特点,坚持以高素质人才引领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精准摸排重点产业人才需求,创新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专项活动,着力推动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编制发布《重点产业链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探索建立“人才支撑指数”“产业集聚指数”“人才紧缺指数”,为人力资源精准开发培育和人力资源市场壮大建设提供依据。引导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围绕我市重点产业、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开设专业,8所技工院校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健康照护、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新增专业24个,产业与人才链接更直接。

创新开展“校企双制”人才培育模式。聚焦市场急需紧缺专业,开展大学生专业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3000余人,围绕重点产业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中级工、高级工近6000人,通过“技能大师签约带徒”等方式培养技师、高级技师,形成“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为带动,带动更多人关注技能、学习技能、提升技能。目前,全市拥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6名,辽宁工匠53名,“兴沈大工匠”130名,拥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0个,省级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16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育基地30个;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9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27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7个。

推进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全市68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55家辽宁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见证了博士后群体埋头耕耘后的累累硕果,沈阳理工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博士后代勇在研项目“面向自主代客泊车的低成本视觉SLAM技术”完成科技成果落地。目前在站2024人,累计出站3776人,出站留沈2603人,留沈率70%。累计申请科研专利3335项,发表SCI论文8589篇,累计资助博士后2.6亿元,服务进站博士后5800人。

全要素服务保障营造爱才生态

让人才成就沈阳,让沈阳成就人才。沈阳以风景、人文、时尚为元素打造青年友好型社区,以平台、环境、新经济为重点建设人才成长型城市,深入实施“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健康沈阳”“品质养老”四大民生工程,以可感的沈阳温度让广大人才安身、安心、安业,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强化人才发展保障。持续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政+银”模式,建立沈阳创业的“四库全书”,即创业种子库、创业项目库、创业明星库、指导教师库,去年扶持创业带头人3378人,带动就业2.1万人。举办“院士专家见面交流会”。11位院士与我市重点企业进行精准对接,促进院士专家助力沈阳高质量发展。

强化人才住房供给。综合运用政府统建、社会化合作和企业自建等方式筹集人才住房,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三年免租人才公寓。每天提供500间“人才驿站”保障能力,将来沈求职的外地高校毕业生免费入住“人才驿站”天数由10天延长至15天。

强化人才医疗服务。向高层次人才发放“人才绿卡”,持卡可在14家定点医院享受就医和预约转诊“绿色通道”、免费体检等服务。定期组织高层次人才开展休假疗养。

强化政策服务直达。打造人才服务数字化平台,通过“盛事通”App实现人才认定、就医服务、大学生补贴等事项直达直办。通过服务专班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管家式”服务,高层次人才持“人才绿卡”可享受免费游览国有景区等服务。全国在校大学生都可登录沈阳“舒心就业”平台注册“新阳卡”,享受在沈交通、文体、旅游、餐饮等优惠服务。

沈水之阳,我心向往!2024“博士沈阳行”活动即将启幕,沈阳市必将以此为契机,以精挑细选的“黄金岗”和真诚周到的“钻石策”吸引八方英才,把人才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努力把沈阳建成东北地区高质量人力资源配置中心和高素质人才交流集散地。


沈报全媒体记者:韩冰 编辑:赫明校对:周大勇 责任编辑:刘新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