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位推动下,沈阳“舒心就业”模式逐步成型,制度创新成效日益显现,“舒心就业”工程正在社会全领域、就业全周期落地落实。
一、全面构建我市“舒心就业”工作体系
“舒心就业”作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理论模型、创新模板和治理模式,正在社会全领域、就业全周期的实践中,探索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沈阳模式。现已形成“1、3、5、7”工作体系,即通过“一平台三工程”实现顶层设计迈出坚实步伐,延展“五个维度”实现理念重塑带动体系升级,围绕“七进”行动实现模式创新助力精准服务。
二、各项公共就业服务重点任务扎实推进
近日,第二届“博士沈阳行”活动创造全国之最,东北三省一区497家用人单位提供8164个岗位,吸引来自全国517所高校共计6860名博士人才齐聚沈阳;我市在全省就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实绩考核取得了三连冠的扎实成绩;“舒心就业”进社区入选全国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一)不断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深入落实“兴沈英才计划”,探索扩大政策覆盖面,拓宽补贴范围,吸引集聚更多高校毕业生在沈就业创业。截至6月末,全市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沈留沈9.86万人。强化购房补贴、生活补贴、人才驿站等引才宜居政策效能,累计为6105人发放高校毕业生首次购房补贴1.7亿元;为3.2万人发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生活补贴1.3亿元。
(二)着力畅通基层就业服务微循环
分级分类划分6种社区类型,全市首批总结30个就业服务法,精心打造20个社区就业服务包,通过入户送、云端送、自助送、场景送直达群众,借助二维码、小程序、互联网等方式,实现政策快速直达、岗位精准对接、业务全面归集、全省资源共享,确保就业服务有效下沉社区,提升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效率,打通就业“最后一米”。2023年,我市打造129个“舒心就业示范社区”和27个“舒心就业示范村屯”。
(三)大力帮扶就业困难群体稳定就业
出台《关于开展2024年舒心就业社区大集援助专项行动的通知》。通过实名帮扶、零工驿站、劳务品牌进社区等措施,精准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加强岗位信息精准投放,多措并举做好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工作,做到困难毕业生兜底安置“不落一人”。截至6月末,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764人,认定并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21户,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四)显著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量
以“自选超市”理念促成人才与产业精准“遇见”的”沈阳业市”舒心就业服务平台,开发包含求职、创业、补贴、信息、服务在内的15个模块、70余项服务功能。实现各类服务都可以通过网上办、掌上办、窗口办,有需要的登门办,有大数据的免申直补自己不用办,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一站式“云端服务”。2021年平台上线以来,累计依托“平台”服务市场主体3.39万家。服务个人用户33.42万人,提供招聘岗位146.5万个。利用“沈阳就业”抖音账号开展常态化直播带岗,粉丝达到20.1万人,成为东北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就业官方账号。
截至6月末,我市城镇新增就业8.7万人,完成省指标(14.4万人)的60.9%,其中18-45岁城镇新就业人数占比88.42%,远高于省71%的目标;扶持创业带头人2157人,完成省指标(3800人)的56.8%;创业带头人带动就业16153人,完成省指标(1.9万人)的85%;在本年度驻沈高校毕业生数量下降(同比下降3.01%,约4000人)的情况下,毕业生来沈留沈9.8万人,完成市指标(17万人)的58%,全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三、进一步夯实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打算
2024年,我们将以提案中您提出的“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工作重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主动扛起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继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优化完善助企惠民的各项举措。
一是统筹就业工作落实。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全面落实《沈阳市推进实施“舒心就业”五年规划(2021-2025年)》和《沈阳市推进实施“舒心就业”工作方案》,推进舒心就业系列工作,优化完善实施细则,落实落细各项稳定和扩大就业举措。完善发布就业政策清单,做好宣传解读和政策服务,确保政策及时兑现。做好就业风险研判,提前做好政策储备。
二是促进青年人才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落实购房补贴、生活补贴、人才驿站等引才宜居政策。积极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征集基层公共服务岗位不少于500个。开展“五送进校园”“万名学子沈阳行”等活动,举办招才引智系列活动。充分发挥驻沈和外市“双40”高校人才工作站作用,举办招才引智系列活动,提供充足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确保全市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沈留沈17万人的年度目标圆满完成。
三是全面开展基层就业服务。落实人社专属网格员工作机制,为社区居民和驻区企业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完善帮扶台账。指导社区通过组织“面对面”供需对接等一系列就业帮扶措施,帮助辖区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实施邻里就业“暖心帮扶”行动,开展“幸福来敲门”活动、开辟社企共建“就业岛”、组建“两邻”就业帮帮团等,依托社区与群众的紧密联系,建立信任关系。打造“舒心就业”服务指导站,有效串联社区、村屯、园区、商圈、高校的就业服务。今年新建500个“舒心就业社区”、55个“舒心就业村”。2024年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不少于1.5万人。
四是精准帮扶困难群体。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等专项援助活动,实施“一对一”帮扶,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加强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稳稳兜住困难群体的就业需求,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100%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加快“劳务品牌”建设,开展“春风行动”等专项援助活动,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4万人以上。
五是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深入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纵向推进国家、省、市、区级创业孵化基地梯队建设。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带头人等创业扶持政策,完善全市大学生创业导师库,结对帮扶20个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树10个全市创业标兵,引导100家创业孵化载体提质建设,强化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实,为创业群体提供创业支持。依托新媒体、传统媒体等多渠道宣传浓厚我市创业氛围,引导新创业形式,支持新就业形态,实现创业带动就业2万人以上。
六是优化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持续推进沈阳市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出台《沈阳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规范》,打造东北地区首部,系统性、规范性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地方标准。持续推动以铁西产业园为代表的“一园三区”产业园能级提升,优化人才与产业、金融、教育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全力打造东北地区人力资源配置中心。组织全市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各类招聘活动不少于400场次,围绕重点企业举办招聘会不少于200场次。打造沈阳直播带岗品牌,计划全年开展各类直播活动不少于1000场次。组织2024年度东北亚(沈阳)人才交流大会,打造为我市东北地区高端人才交流的核心品牌。加快完善“沈阳业市”舒心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业务工作网办能力。
感谢您对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