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沈阳市第一届“舒心传技 莘绅 向阳”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7-25       来源: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各区、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团委、妇联,市直各有关部门、有关行业(企业、院校):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加强技能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以及市委、市政府开展“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要求,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示范引领作用,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打造“舒心就业”民生品牌,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发展,实现新旧动能持续转换,加快建设一支适应沈阳经济发展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经研究,决定举办沈阳市第一届“舒心传技 莘绅向阳”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办赛目标

对标世赛、国赛和省赛,打造沈阳市“舒心传技 莘绅向阳”职业技能竞赛品牌,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引领各地、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开展百万人次的技能展示和岗位练兵,为世赛、国赛和省赛培养选拔我市优秀选手,推动沈阳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加快建设“数字沈阳、智造强市”、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以及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和青年友好型街区建设等发展要求相适应,充分展示沈阳老工业基地的雄厚底蕴,展现新职业、新职种的时代气息,促进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推动专业建设,努力培养一支规模宏大、技艺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进一步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新时代风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将大赛打造成为:

(一)构建技术引领、产业发展体系。发挥大赛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技术引领、带动作用,树立崇尚技能、学习技能的价值观,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改造升级沈阳老的优势、深度开发原的价值、培育壮大新的资源,为我市实施重大工程项目提供有力技能支撑和人才保障,为实现新时代创造沈阳新奇迹贡献力量。

(二)构建舒心就业、价值引领体系。贯彻市委、市政府“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全力推进“舒心就业”民生品牌建设,立足新发展阶段,结合沈阳用工实际,在巩固制造业根基的基础上,强化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信息技术等重点行业价值引领,推动数字沈阳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探索新职业、新职种技能比武,打造良好就业创业生态,推动稳就业、保就业落到实处。

(三)构建巨才燎沈、人才服务体系。围绕“巨才燎沈”主题系列活动,利用“巨”“才”“燎”三个字的不同谐音,围绕产业发展、成果转化、人才生态等,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与水平,通过此次大赛向全社会传递沈阳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的强烈信号,实现以赛育才、以赛引才、以赛聚才,营造尊才、爱才、敬才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人才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

(四)构建宣传推广、部门联动体系。通过举办技能竞赛、技能展演、人才论坛、大师带徒、签约路演、技能人才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吹动冲锋号、唱响主旋律,激发投身打造“舒心就业”民生品牌的干劲和热情。强化政府部门、社会各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之间的部门联动,统筹宣传资源,报道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丰硕成果,展示沈阳技能人才的雄厚实力和职业风采,开创技能人才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五)构建技能提升、产教融合体系。发挥大赛纽带桥梁作用,引导更多城乡劳动者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不断提升就业技能和市场竞争力。组织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织密高质量产教融合网,坚持共享产教融合理念,探索建立新机制,加快推动教育链供给侧改革创新,构建更高质量、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更高效率的产教融合技能人才培养联动机制。

二、办赛原则

(一)公平公正原则。对标世赛、国赛,接轨省赛,并结合我市实际,科学制定竞赛工作规程和技术规则,严把技术标准和评判等关键环节,加强对办赛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办赛和参赛人员严格按照本竞赛技术规则的各项要求,维护竞赛秩序,做到公平公正。

(二)科学规范原则。加强和完善赛事标准体系建设,规范举办流程,办赛系统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定赛事管理规范等标准性文件,抓实科学办赛规范化。

(三)就业导向原则。以打造沈阳“舒心就业”民生品牌为导向,丰富技能竞赛内涵,通过引领各地区、各行业企业、各职业院校开展岗位练兵,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引导更多的劳动者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推动实现更加稳定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四)开放融合原则。面向社会集中开放办赛,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强化职业院校技能培训主阵地作用,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等校企“双元制”育人模式,实施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突出考证持证,实现一技在身、一证在手、一条致富路在脚下铺就。为广大技能劳动者成长、成才、成功创造良好环境、搭建广阔舞台。

(五)创新引领原则。创新开展竞赛组织工作,在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行动总体部暑下,因地制宜、因事施策,充分调动企业、行业协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及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大赛打造成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作用等独具特色的品牌效应,为沈阳经济振兴发展、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做好“三篇大文章”、打造20条产业链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六)节约安全原则。坚持高效节俭、绿色安全办赛理念,科学合理规范使用资金,动员社会力量,提高组织工作效能,做好疫情防控和竞赛期间的各项安全保障工作,确保竞赛设施、设备和人身安全。

三、组织机构

本次大赛为市级一类竞赛,由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沈阳市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沈阳市委员会、沈阳市妇女联合会、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沈阳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领导小组办公室、沈阳市大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相关部门和实施保障单位具体协办。大赛成立组委会,主任由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领导担任,副主任由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沈阳市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沈阳市委员会、沈阳市妇女联合会、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事业单位培训教育处,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秘书组、竞赛组、技术组、监督组、裁判组、宣传组、防疫(安全保障)组,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四、实施单位

(一)主办单位

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沈阳市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沈阳市委员会、沈阳市妇女联合会、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

(二)承办单位

沈阳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领导小组办公室、沈阳市大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三)技术支持

辽宁技师学院、沈阳技师学院、辽宁丰田金杯技师学院等。

(四)媒体支持。

沈阳广播电视台、辽宁新浪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

五、赛项设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国家职业标准目录》,构建以世界技能大赛、全国技能大赛为引领,辽宁省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沈阳市“舒心传技 莘绅向阳”职业技能竞赛为主体的竞赛体系,结合沈阳用工实际,在巩固制造业根基的基础上,探索新职业、新职种技能比武,强化数字技能、智能制造、装备制造、加工制造、现代服务和乡村振兴等重点行业示范引领,推动数字沈阳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关注家政服务人员、农村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实现新时代创造沈阳新奇迹,设定本次比赛赛项(共45项),具体如下:

(一)装备制造

数控车、数控铣、焊接、装配钳工、车工、飞机维修、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电梯设备安装与维保。

(二)智能制造

CAD机械设计、无人机装调检修操作、电工、电气装置、增材制造、机电一体化、信息网络布线、广告设计、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物联网安装调试。

(三)加工制造

珠宝加工、时装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员。

(四)数字技能

云计算、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工智能训练师。

(五)现代服务

美发、茶艺、养老护理、应急救护、烘焙、社会体育指导(健身)、糖艺/西点制作、中式烹调师(辽菜)。

(六)乡村振兴

家政服务(整理收纳)、家具制作、瓷砖贴面、花艺、砌筑、育婴员、农机修理工。

(七)其他

汽车技术、电子商务、平面设计技术、全媒体运营师、室内装饰设计。

以上赛项除机电一体化为双人赛外,其余均为个人赛,且不设组别。

六、技术标准

本次大赛对标世赛、国赛、省赛标准,结合我市产业发展技术特征和市场需求,参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规定的高级工(三级)以上要求,组织制定竞赛规则、技术文件和比赛用题,明确竞赛规则和技术标准。其中,技术文件经大赛组委会审核后,于赛前10天公布。

七、赛事报名

(一)报名人员

年满16周岁且在法定退休年龄之内,并在我市工作、生活和学习连续满1年以上的就业人员、居民或在校学生。其中,世赛项目参赛选手原则上应为2002年1月1日以后出生(信息网络布线、机电一体化、增材制造、云计算、飞机维修等5个项目选手应为1999年1月1日以后出生)。取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的人员不可参赛。

(二)报名时间

2022年7月25日—8月5日。

(三)自由报名办法

参赛选手通过新浪小程序“沈阳市第一届‘舒心传技 莘绅向阳’职业技能大赛”报名通道进行报名。

(四)组织报名办法

参赛单位要将《沈阳市第一届“舒心传技 莘绅向阳”职业技能大赛参赛报名表》(附件2)纸质版用印扫描件(PDF)以及电子版一并发送至指定邮箱进行报名(附件1)。

八、比赛时间

2022年8月8日—9月5日。

九、赛事奖励

(一)颁发奖杯和荣誉证书。

对获得大赛各职业(工种)前3名的选手,由大赛组委会颁发奖杯和荣誉证书。

(二)授予荣誉称号。

1.对获得市级一类竞赛各职业(工种)第1名的选手,按相关规定可授予“沈阳五一劳动奖章” (非学生身份参赛选手)或 “沈阳市五四青年奖章” 或“沈阳市巾帼建功标兵”(女性参赛选手)。相关荣誉不可兼得。

2.对获得市级一类竞赛各职业(工种)第2名的选手,按相关规定可授予 “沈阳市青年岗位能手”或“沈阳市技术能手”称号。相关荣誉不可兼得。

(三)颁发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

竞赛获奖选手符合以下条件,可获得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并由大赛组委会授权沈阳市人力资源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实施。

1.对获得市级一类竞赛各职业(工种)第1名的职工选手,晋升高级技师(一级);对具备技师(二级)职业资格(技能等级)的第2—3名选手,晋升高级技师(一级),否则颁发技师(二级)证书;对具备高级工(三级)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的第4—6名选手,晋升技师(二级),否则颁发高级工(三级)证书。

2.对获得市级一类竞赛各职业(工种)第1名的学生选手,晋升技师(二级);对具备高级工(三级)职业资格(技能等级)的第2—3名选手,晋升技师(二级),否则颁发高级工(三级)证书;对第4—6名选手晋升高级工(三级)。

3.对大赛其余参赛选手,按赛项设置,实际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实际操作考核合格者,颁发高级工(三级)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

4.对大赛获奖选手纳入全市高技能人才库管理。

(四)颁发“优秀技术专家、裁判员、指导教师”证书。

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专家、裁判员,以及指导选手荣获市级一类竞赛各职业(工种)前3名的指导教师,由大赛组委会颁发“优秀技术专家”“优秀裁判员”“优秀指导教师”荣誉证书。

(五)颁发“沈阳市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牌。

根据组织参加竞赛和承办职业技能大赛一类竞赛赛事工作情况,对成绩突出的单位颁发“沈阳市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牌。

(六)资金奖励。

对获得市级一类竞赛各职业(工种)前3名的选手,分别给予2万元、1万元、5000元奖励。双人赛按照个人赛奖励标准,获奖选手共分奖励资金。

十、相关要求

(一)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细化工作分工,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切实按照方案规定按时、有序完成工作任务。广泛发动符合条件的人员报名参赛,注重提高职业技能大赛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各部门、各单位要重视舆论宣传工作,注重竞赛成果和经验的交流,统筹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做好竞赛宣传推广,特别要把宣传推广沈阳“舒心就业”民生品牌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作为宣传的重要内容,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浓厚氛围。

(三)竞赛组织过程中,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要求,做好所有人员扫码测温、设备场地消杀等,避免不必要的人员聚集,切实消除风险隐患,在确保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有序有效开展各项工作。

附件:

1.沈阳市第一届“舒心传技 莘绅向阳”职业技能大赛报名电话及邮箱.docx

2.沈阳市第一届“舒心传技 莘绅向阳”职业技能大赛参赛报名表.xlsx


沈阳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名咨询:

联系人:王宏霞 18302403300 刘文闻 13889324399

邮箱:jingsaiban2022@163.com


沈阳市大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名咨询:

联系人:薛阳 62697677 赵杰18242272494

邮箱:1367679464@qq.com



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沈阳市总工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沈阳市委员会

沈阳市妇女联合会

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

2022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