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 | 民生为本 服务到家 ——构建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04-30       来源:沈阳就业

民生枝叶总关情,就业春风暖万家。和平区以“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为宗旨,通过“技能提升+创业赋能”双轮驱动模式,在全区构建起覆盖全域、贯穿全程、辐射全员的立体化就业服务体系,真正实现民生服务从“最后一公里”到“最美零距离”的跨越。

技能赋能篇:巧手织就幸福路

在南湖街道文化路社区的“蝶巴特艺术工坊”里,30余名学员正专注创作拼贴手袋。专业导师以“理论溯源+实景教学”模式,从17世纪荷兰装饰艺术讲起,通过“材料解构—技法演示—创意实践”三阶课程,让麻布提包在居民手中蜕变为艺术品。活动现场洋溢着“边学边创”的热烈氛围,待业居民张女士感慨:“既掌握了非遗拼贴技艺,更找到了居家创收的新路径。”

同步绽放的太原街道中华社区“巧手编织就业梦”工坊内,20余位学员在导师指导下,正将素色丝网化作金色向阳。“我们创新采用‘模块化教学’,从单瓣制作到整体组装全程分解指导。”社区负责人介绍。活动现场特设“问题诊疗区”,针对花瓣定型、枝叶造型等共性难题开展专项辅导。49岁的王女士捧着成品向日葵笑容灿烂:“没想到我这双做了半辈子家务的手,也能创造出市场价值!”

创业启航篇:星火点亮新未来

在南湖街道中国科学院社区大学生创业赋能培训现场,创业导师以“社区经济蓝海战略”为主题,通过SWOT分析模型解读便民服务、银发经济等赛道。互动环节设置的“商业画布共创”活动,让20余名高校学子在思维碰撞中完善创业计划书。“导师不仅拆解了社区商业底层逻辑,更教会我们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传统服务业态,这对我未来就业创业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应届毕业生小陈激动的表示。

在浑河站西街道茉莉公馆社区创业讲堂,45名学员正经历着“就业思维”到“创业思维”的蜕变。培训采用案例解剖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重点深入分析现阶段创业的主要方向,引导和帮助参训学员制定创业规划、提升创业技能、发挥创业思维、拓展创业视角。参训学员们深有感触地说:“这次培训就像及时雨,让我对‘小而美’的社区创业有了全新认知。”

如今,和平区已成功塑造纵向搭建起“区-街-社”三级紧密联动机制,确保政策落实和服务传递高效顺畅;横向打通“政-企-校”资源流通通道,实现各方资源优化与整合共享,逐步实现“人岗精准匹配、技能持续提升、创业全程陪伴”的优质就业新生态。未来,区人社局持续深化“1234”服务体系:锚定“民生优先”一个核心,畅通“线上+线下”双维渠道,做优“技能提升、创业孵化、权益保障”三大平台,实施“重点群体全覆盖、服务网络全贯通、政策资源全整合、就业质量全提升”四大工程。通过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收获一技之长的获得感、创业逐梦的成就感、安居乐业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