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团委、妇联,市直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好地为我省“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选拔储备优秀技能人才,进一步发挥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在走在前、挑大梁、彰显省会城市担当方面的重要作用。经研究,决定于今年11月份举办沈阳市第四届“舒心传技”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名称
沈阳市第四届“舒心传技”职业技能大赛
二、大赛主题
匠星促发展 技能耀沈城
三、办赛原则和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持续打造“舒心传技”职业技能大赛品牌,为沈阳技能人才搭建展示比拼舞台,秉承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就业导向、开放融合、创新引领、节约安全等六项原则,实现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建。
一是构建技术引领、产业发展体系。发挥大赛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技术引领、带动作用,树立崇尚技能、学习技能的价值观,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我市实施重大工程项目提供有力技能支撑和人才保障,为实现新时代创造沈阳新奇迹贡献力量。
二是构建舒心就业、价值引领体系。全力推进“舒心就业”民生品牌建设,探索“比武招才”新模式,通过赛项设立技能人才“对接巷”,发布技能人才招聘岗位,在“对接巷”安排专门企业招聘展位,让参赛求职者与企业面对面,实现就业精准对接,解决企业用工问题,为技能人才提供就业渠道,促进技能转化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持续打造良好就业创业生态,真正实现“以赛促技、以赛促就业”。
三是构建智汇兴沈、人才服务体系。围绕产业发展、成果转化、人才生态等,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创新活力,通过此次大赛向全社会传递沈阳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的强烈信号,实现以赛育才、以赛引才、以赛聚才,营造尊才、爱才、敬才的良好氛围,大力弘扬人才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
四是构建宣传推广、部门联动体系。通过举办技能竞赛,激发投身打造“舒心就业”民生品牌的干劲和热情。强化政府部门、社会各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之间的部门联动,统筹宣传资源,报道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丰硕成果,展示沈阳技能人才的雄厚实力和职业风采,开创技能人才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五是构建技能提升、产教融合体系。发挥大赛桥梁纽带作用,引导更多城乡劳动者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不断提升就业技能和市场竞争力。组织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织密高质量产教融合网,坚持共享产教融合理念,探索建立新机制,加快推动教育链供给侧改革创新,构建更高质量、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更高效率的产教融合技能人才培养联动机制。
六是构建协同创新、都市共赢体系。发挥大赛带动作用,扩大参赛选手报名区域,部分赛项面向沈阳都市圈城市广泛招募参赛选手。推动沈阳“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统筹区域产业布局,创新协同发展机制,推动都市圈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合力打造建设数字技能产业新高地,携手促振兴,共赢向未来。
四、实施单位
(一)主办单位
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沈阳市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沈阳市委员会、沈阳市妇女联合会、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
(二)承办单位
沈阳市大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三)协办单位
各相关部门和赛项实施保障单位
(四)技术支持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沈阳技师学院、辽宁丰田金杯技师学院、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等
(五)媒体支持
沈阳广播电视台等
五、组织机构
本次大赛为市级一类竞赛,大赛组委会由主办方成员单位组成,主任由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领导担任,副主任由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沈阳市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沈阳市委员会、沈阳市妇女联合会、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竞赛组、技术(命题)组、裁判组、文字宣传组、仲裁监督组、安全保障组、资金保障组、赛事奖励组、档案组,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六、赛项设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国家职业标准目录》,构建以世界技能大赛、全国技能大赛为引领,以辽宁省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以沈阳市“舒心传技”职业技能竞赛为品牌的竞赛体系,结合沈阳市各行业用工实际(2025年我市上半年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数据),在巩固夯实制造业根基的基础上,强化数字技能、智能制造、装备制造、加工制造、现代服务和乡村振兴等重点行业示范引领,设定制造与工程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社会与个人服务、运输与物流、创意艺术与时尚、结构与建筑技术六大领域59个赛项,具体如下:
(一)制造与工程技术(18项)
电子技术、制造团队挑战赛(都市圈)、电工、装配钳工、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机器人系统集成(都市圈)、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工业视觉系统运维、铸造工、车工、铣工、飞机铆装工、飞机装配工、复合材料成型工、创新方法、工业设计技术。
(二)信息与通信技术(13项)
云计算、移动应用开发、网站技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都市圈)、鸿蒙应用开发(都市圈)、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商务软件解决方案、信息网络布线、网络系统管理、软件测试、光电信息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低代码开发。
(三)社会与个人服务(17项)
互联网营销、社会体育指导(健身)、全媒体运营、育婴、家政服务(整理收纳)、美发、美容、糖艺/西点制作、餐厅服务、劳动关系协调师、眼镜验光师、眼镜定配工、跨境电子商务、烹饪(西餐)、烹饪(中餐)、中式面点、老年人能力评估师。
(四)运输与物流(7项)
车身修理、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物流与货运代理(都市圈)、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叉车司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接触网检修工。
(五)创意艺术与时尚(3项)
平面设计技术、花艺、3D数字游戏艺术。
(六)结构与建筑技术(1项)
电气装置(都市圈)。
七、技术标准
本次大赛对标世赛、国赛、省赛标准,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规定的高级工(三级)以上要求,组织制定竞赛规则、技术文件和比赛用题,明确竞赛规则和技术标准。其中,各赛项技术文件经大赛组委会审核后,于赛前10日内公布。各赛项实际操作比赛时长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标准执行(不低于120分钟)。对报名人数较多的赛项,可根据实际设置初赛,初赛命题标准不低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规定的高级工(三级)要求。
八、赛事报名
(一)报名条件
1.年满16周岁(截至2025年10月30日)且在法定退休年龄之内,并在我市工作、生活和学习连续满1年以上的就业人员、居民或在校学生。
2.制造团队挑战赛、鸿蒙应用开发、电气装置等沈阳都市圈赛项,报名人员须为都市圈区域常住人口。
3.烹饪(西餐)、烹饪(中餐)、中式面点赛项仅接收在校学生及灵活就业人员报名,不接受企业在职职工报名。
4.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的人员不能参赛。已通过竞赛获得“辽宁技术能手”称号人员,不能参加同一竞赛项目。
5.具有全日制学籍的在校创业学生不以职工身份参赛。
(二)报名时间
2025年10月30日—11月9日。
(三)报名方式
参赛选手可通过微信公众号“舒心传技”进行报名,确保各项信息真实准确,具体要求如下:
1.关注微信公众号“舒心传技”,在公众号菜单中选择职业技能大赛“在线报名”,在线填报个人信息。
2.下载《沈阳市第四届“舒心传技”职业技能大赛参赛选手报名表》(附件1),由参赛选手本人手写签名确认;单位职工或在校学生参赛,须加盖所在单位或学校印章;灵活就业人员原则上须加盖常驻社区(街道)印章,签字盖章后将报名表电子版及PDF扫描件报送至相应赛项实施保障单位指定邮箱(附件2)。
报名材料未用印的视为报名无效。每名参赛选手限申报一个竞赛项目。各赛项实施保障单位负责做好报名人员资格审核工作。各赛项参加决赛选手人数原则上不少于50人。
(四)技术专家征集方式
各赛项技术专家面向全市范围广泛征集,包括赛项裁判长(命题专家)、裁判员,由大赛组委会成立专家组,确定各赛项裁判组成员,组织开展赛前培训工作。符合条件人员将下列材料报送至赛项实施保障单位指定邮箱(附件2):
1.《沈阳市第四届“舒心传技”职业技能大赛技术专家申报表》(附件3);
2.《沈阳市第四届“舒心传技”职业技能大赛技术专家申报汇总表》(附件4);
3.《沈阳市第四届“舒心传技”职业技能大赛技术专家保密承诺书》(附件5);
4.相关资质经历佐证材料。
申报材料未用印的视为无效申报。
九、比赛时间
2025年11月10日—12月5日
十、赛事奖励
(一)资金奖励
对获得各赛项前3名的选手,分别给予2万元、1万元、5000元奖励,多人赛获奖选手共分奖励资金。
(二)晋升职业技能等级
1.对获得各赛项第1名的选手,颁发高级技师(一级)证书,若本职业最高等级未设置高级技师的,认定为最高等级,下同。
2.对获得各赛项第2名的选手,颁发技师(二级)证书,已具备相应等级职业(工种)证书的,可晋升颁发高级技师(一级)证书。
3.对获得各赛项第3名的选手,颁发高级工(三级)证书,已具备相应等级职业(工种)证书的,可晋升颁发技师(二级)证书。
4.对其余前6名选手,在比赛中实际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均及格,且符合晋升条件,在原职业资格基础上晋升一级。
由沈阳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对符合条件的获奖选手,颁发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奖选手已有同一职业高等级证书的,不再颁发低等级证书。
(三)颁发赛事证书
以大赛组委会名义,颁发各类赛事证书。对获得各赛项前6名选手,颁发获奖名次证书;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专家(含裁判员),颁发“优秀裁判员”“优秀技术专家”证书;对指导选手荣获前3名奖项的指导教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四)评选优秀组织奖
为积极组织参赛、赛中未发生违规违纪行为的赛事保障单位,按照30%的比例颁发“优秀组织奖”。
十一、相关要求
(一)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细化工作分工,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切实按照方案规定按时、有序完成工作任务。广泛发动符合条件的人员报名参赛,注重提高职业技能大赛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各部门、各单位要重视舆论宣传工作,注重竞赛成果和经验交流,统筹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做好大赛宣传推广,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创新创造”的浓厚氛围。
(三)竞赛组织过程中,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各级安全生产和卫生防疫工作要求,切实消除各类风险隐患,有序有效开展各项工作。
(四)对报送虚假信息、伪造证明材料等违规行为,经核实,取消其参赛资格、大赛成绩和相关政策奖励,并将其列入诚信黑名单,不予受理职业技能竞赛相关申报。
赛事咨询部门:沈阳市大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联系人:薛阳 刘津言
联系电话:024-24150012
附件:
1.沈阳市第四届“舒心传技”职业技能大赛参赛选手报名表.docx
2.沈阳市第四届“舒心传技”职业技能大赛参赛选手报名赛项邮箱汇总表.xlsx
3.沈阳市第四届“舒心传技”职业技能大赛技术专家申报表.docx
4.沈阳市第四届“舒心传技”职业技能大赛技术专家申报汇总表.xlsx
5.沈阳市第四届”舒心传技“职业技能大赛技术专家保密承诺书.docx
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10月30日



辽公网安备 21010302000343号 